【道文化】二十四節氣·清明

人間四月芳菲始

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等。作為我國傳統節氣,是根據每年的春分點來計算的,所以清明在陽曆4月4日至6日之間,並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的。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曾餓暈在荒野,隨臣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忘記了表彰介子推,介子推感到悲痛,便與母親隱居到綿山。晉文公得知後,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出山,結果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在山中。晉文公非常悲痛,下令將這一天定為清明節,以示紀念。

二|十|四|節|氣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華

桐,是指白桐花。意為清明來到,白桐 花開清芬怡人。春來萬物復甦,到清明時節,陽氣更盛,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

二候,田鼠化為鵪

鵪,是指鵪鶉類的小鳥。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喜愛陽氣的烏兒則開始出來活動了。

三候,虹始見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說明清明時節多雨,故而彩虹出現。

二|十|四|節|氣

清明習俗有哪些

清明風景好思量

斜日小樓棲燕子

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

掃墓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習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放風箏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習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植樹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清明節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也是重要原因。

做青團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清明節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也是重要原因。

盪鞦韆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也稱「鞦韆節"。在南北朝時期就已流行,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二|十|四|節|氣

清明詩歌知多少

碧砌紅軒刺史家

好風朧月清明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

遙聽弦管暗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