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文化·尋隴】說說甘肅和龍的難解之緣

2024年是甲辰龍年。今年最流行的祝福語:祝你龍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

龘龘釋義為龍騰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

事實上,「龘」字至今仍不屬於現代漢語常用字和通用字,在《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中都找不到它。不過,這並不影響「龘」被重新「啟用」。

而演化出「龘」的「龍」字從上古圖騰到吉祥瑞符,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早已逐漸升華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與文化符號,「龍」的形象也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吉祥印記。

龍,是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神異動物。蛇形,有角、有須、有鱗、有爪,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龍的形象,既神秘又威武,既靈動又壯美,既溫和又霸氣。龍的氣質,既包容又剛毅,既博學又創新,既謙遜又自信。龍的品格,既忠誠又正義,既勇敢又智慧,既堅韌又樂觀。

龍的起源更是被籠上了重重迷霧。或許從甘肅天水境內出土的兩件奇特鯢魚紋彩陶瓶,可以一窺從鯢魚到龍的演化過程。

(一)

甘肅簡稱為「隴」或「甘」,「隴」其實就揭示了龍和甘肅結下的不解之緣。

「隴」字,它有三個釋義:

1.隴山,山名。在陝西、甘肅交界處 ;2.甘肅的別稱; 3.古又同「壟」。

為啥叫隴山呢?有學者分析,「阝」就是山地,「阝」加龍,就是山地上住著龍。

也就是說,甘肅這片山地,可能曾經屬於一個以龍為圖騰的部落或部族。此外,《山海經》中所指「龍首山」也可能是隴山。

隴山

從地理上看隴山是黃土高原上唯一的大型山脈,附近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氣候宜人,夏天濕潤涼爽,為遠古的華夏民族提供了發展繁衍的良好場所。這個以龍為圖騰的原始部落,部落首領是伏羲、女媧。

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為「龍祖」。可以說隴,隴山,龍山,都與伏羲女媧這一對「龍祖」有關。

中華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竹書記年》有「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

祖籍甘肅安定臨涇(今鎮原縣)的東漢哲學家王符說龍之形體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這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與現今龍的形象已非常接近。

「龍」的這九種「構建」都來自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動物,在古代隴山一帶都是最為常見的動物,在新石器時代,它們與先民的漁獵生活息息相關。

它們是怎樣被人們捏合現在的模樣?它最初的形象又是怎樣的呢?

在1957年10月,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西坪鄉石坪村出土了一件名為人面鯢魚瓶的文物,經考古勘察為新石器時代遺物,為當時人類經過神化的先祖之形象,也是原始龍的雛形。

人面鯢紋魚陶瓶

(二)

「別看伏羌地方碎,伏羲皇帝頭一輩。桑葉兒衣裳臉上黑,伏羲爺生在古風台」,這是一首在甘谷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民謠,世代相傳。

民謠中傳說的伏羲出生地就是甘谷縣白家灣鄉的古風台。

古風台上有艾蒿山,分為圓咀、饅頭咀、苜蓿梁、漩渦咀、艾蒿山五台,其山頂中央低凹,呈盆地狀,面積約1400平方米。此地呈八卦狀,據說伏羲在第五台艾蒿山擺卦,故艾蒿山又稱「八卦山」。

於此,古風台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山名,它包含著歷史、人文和軍事的重要元素。

目前,研究伏羲文化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伏羲誕生於天水成紀一帶。

來到天水市區,我們繼續尋找龍圖騰的秘密。

在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有一座古柏掩映、殿宇巍峨的古建築群,這是我國現存最完整、建築年代最早的伏羲廟,被譽為「中華第一廟」,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廟門上高懸「開天明道」「與天地准」兩方匾額引人注目。

天水伏羲廟

在眾多古代文獻中,伏羲還有庖羲、庖犧、伏戲、太皞、太昊等不同稱謂,但伏羲誕生於天水成紀,姓風,母為華胥氏,取代燧人氏成為華夏民族首領,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記載較為一致。

伏羲是中華人文始祖,他用一系列發明創造帶領華夏先民告別洪荒邁向文明。伏羲文化是海內外華人普遍認同的民族精神象徵、文化標誌和情感紐帶。從古至今,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祭祀伏羲、尊崇伏羲文化的傳統賡續不絕。

進入古柏森森的伏羲廟,穿過莊嚴肅穆的重重院落,來到祭拜伏羲的核心區域——先天殿。只見這座面闊7間、頂覆綠色琉璃瓦的大殿坐落在台地之上,「一畫開天」橫批居中,「道啟鴻蒙」「開天立極」楹聯分列左右。

步入大殿,中央是高達3米的伏羲像,身披黃袍正襟危坐,手持八卦盤,雙目炯炯有神。神龕上方懸掛「文明肇啟」匾額,殿頂彩繪河圖洛書和六十四卦。

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中華文化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可以追溯到伏羲。相傳伏羲氏有眾多發明創造,包括畫八卦、造書契、取火種、作甲歷、結網罟、制嫁娶、創禮樂、設九部、制九針。

伏羲氏的龍圖騰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中最鮮亮的標識和符號。天水伏羲文化促進會會長雍際春認為,文獻記載稱伏羲人首蛇身,這說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為圖騰,後來伏羲氏將漸次征服和結盟的各部落圖騰也吸納進蛇圖騰之中,從而創立了以蛇身為基礎多圖騰組合的龍圖騰,這正是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統一在古老圖騰崇拜中的典型體現。

而在此之前,龍圖騰還有著驚人的魚龍之變。

(三)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人面鯢魚瓶,是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距今約5200年)的彩陶,就是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甘谷縣西坪遺址所發現,1996年9月,國家文物局館藏一級文物專家確認組將其定為國寶級文物。

這件彩陶瓶, 器形完整,泥質橙黃陶。小口,唇下翻,頸部加飾一周附加堆紋,溜肩,腹略下收,平底,兩側有對稱半圓寬帶耳。小口細頸, 深腹平底,腹側附一對半環形耳,高38.4厘米,口徑7厘米,底徑10.8厘米。

最為驚奇的是,在瓶的腹部彩繪有人面鯢魚紋。

鯢魚紋圖案用黑色繪製,構圖生動,展示了彩陶的藝術魅力和神秘意境。整個圖案,由一條蜷曲呈三角形狀的鯢魚紋組成,頭尾自中腰斜折,構成弧形三角形狀。鯢魚紋的頭部,則是人臉狀,用圓、十字、橫線描繪,雙目圓睜,大口露牙。人的頭髮以弧形三角的另一邊和鯢魚的尾巴相連,構成了完整弧形三角形。軀幹部分則用斜線,組成網狀如魚鱗樣的斜方格,在弧三角靠裡面一側,畫著一個爪子。

先民們以極大的創造力,用誇張的藝術手段,設計了這件器物。

(四)

不過,像這樣奇特的鯢魚紋瓶,並非孤品,同樣是在天水市的武山縣傅家門村,1972年考古學家在該村附近的種穀台發現了一件彩陶瓶。它高18.5厘米, 口徑5.5厘米,底徑5.7厘米。這件鯢魚紋瓶的年代在大約公元前3800年,上面畫著充滿神秘色彩的變體鯢魚紋。

武山傅家門遺址出土的鯢魚紋彩陶瓶

種穀台是高出公路3米的台地。它正處在兩山一河形成扇形出口上。這裡河谷寬闊,植被較好,為先民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下種穀台穿過傅家門村,就是榜沙河了。

榜沙河和漳河是渭河上游最主要的水量來源。榜沙河在馬力鎮榜沙村入武山縣境,然後一路南流,在鴛鴦鎮附近匯合漳河,於廣武村邱家峽注入渭河。而渭河則是中華先民早期棲息地,伏羲就誕生渭河流域的大地灣一帶。

穀子就是「粟」,去皮後為小米。它是中華先民們獨立培育出的作物。種穀台自然就是種穀子的坪台,究竟是哪位先民在這裡種過穀子呢?

唯一能確定的是從5000多年前至今,種穀台及其周邊一直有人類活動。種穀台遺址最早的文化類型是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文化晚期(距今5500年-4900年),其後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在這裡薪火相傳。走在種穀台上,彩陶殘片隨處可見,據說地層之下文化遺存堆積厚達3米。

這隻紋瓶上畫了一條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鯢魚,它彎曲著身體趴在彩陶瓶上,為了追求誇張效果,先民們將它的身體畫成了寬大的彎月形,身體上被畫出八隻足。

《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有四足,形如鱧,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故其著《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之膏為其燭也。」徐廣曰:「人魚似鯰而四足。即鯢魚也。」

鯢魚實際上就是娃娃魚,在如今甘肅的天水、隴南的秦嶺山麓,至今能看到它們的蹤跡。

鯢魚——娃娃魚

5000年前,天水及其周邊地區的氣候,比較炎熱,這些大鯢生活在溝溝岔岔中。由於大鯢的攻擊性較弱,是原始先民們最好的漁獵對象。

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給先民們提供了食物來源的鯢魚,被人們神化甚至作為某個漁獵部落的圖騰。

伏羲女媧部落生活的隴(龍)山山區古代盛產娃娃魚,它們發出酷似嬰兒的啼叫聲,先民聯想到人類自身,形成對娃娃魚的崇拜,並演化成龍圖騰崇拜。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墓葬出土的伏羲女媧帛畫

先民施展了他們聰明才智,充分發揮了想像力。給鯢魚以人的色彩,頭部如同一個嬰兒的面孔,眼大而有神,四隻爪子憨態可掬。表達了先民人神合一的思想。這兩個鯢魚紋中有一脈相承的因素,或者說是一個氏族內,不同家族或者亞氏族之間為了區分而採用的圖騰。

甘谷西坪、武山傅家門發現的鯢魚紋瓶,似乎給我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圖案從簡單走向複雜,造型從憨態可掬的鯢魚模樣最終轉向威猛傲岸的龍之造型。這種驚人的魚龍之變,專家們推測伏羲就是某個漁獵部落的首領。所以在伏羲的功績中,教漁獵排在他畫八卦之前。

而自伏羲以後,在渭水會盟周邊部落的黃帝等都陸續繼承了龍圖騰,最終它也就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文丨奔流新聞記者 劉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