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小兒外科之父」張金哲因病逝世,享年102歲。
不過回顧張金哲先生的一生,他在從醫70餘年中,用精湛的醫術從死神手中搶救萬餘名孩子的生命。
為了能夠攻克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他甚至拿剛出生3天的女兒開刀。
很多人好奇,張金哲為何要拿剛出生的女兒開刀?手術是否成功?
1948年,此時正處在解放戰爭的關鍵時期,一種名為「皮下壞疽」的傳染病在全國肆虐,奪走了無數嬰兒的生命。
只要新生兒感染皮下壞疽,短短2-3天就會擴散整個後背,皮下感染化膿,死亡率多達100%,就連當時經驗最先進的醫生都無計可施。
張金哲當時不過是初出茅廬的醫生,沒有什麼名氣,可他不忍心看著這麼多孩子死去,決心要尋找一條解決之法。
經過一番研究後,張金哲提出了一個觀點:「能不能趕在病毒擴散前,將皮膚切開,把膿血排出來呢?」
在他看來,只要將感染的膿血排出,術後精心護理,孩子要不了多久就能活蹦亂跳。
可誰知,當他興奮說出自己的結論時,臨床大夫一致反對,認為他這此舉是「離經叛道」,畢竟當時中西醫都普遍認為「化膿未局限、未熟透,不能切」。
就算開刀成功,可當時的醫療水平比較差,術後很容易因料理不周出現感染現象。
就在此時,張金哲接到了一個不幸消息,剛出生3天的二女兒感染皮下壞疽,妻子嚎啕大哭悲傷不已。
張金哲自然是十分悲傷,為了救女兒的命,他決定給用女兒做實驗,給她開刀手術。
可這一決定被妻子當即反對,畢竟二女兒才出生3天,還十分弱小,手術稍有不慎就會丟了性命。
不過,張金哲認為,就算不手術,以皮下壞疽幾乎100%的致死率,女兒依舊有生命危險,手術反而能讓女兒有生的希望。
只是,妻子和家人並不同意他的做法。眼見說不清楚後,張金哲只好瞞著家人,將女兒送進手術室,自己親自做手術。
張金哲知道,一旦手術失敗,不僅女兒會丟了性命,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會終結,一輩子活在愧疚中。
可如果手術成功,不僅女兒有生的希望,也可讓千萬家庭的孩子得救,因此他必須賭上一把。
可喜的是,手術十分成功,他小心清理女兒身上壞死的組織和膿血,縫合傷口。但最煎熬的是術後觀察期,一旦女兒感染可就麻煩了。
這一期間,張金哲寸步不離病房,每天陪在女兒身邊。或許是他的父愛和醫者仁心感動了上天,女兒恢復很是完美,沒多久就痊癒了。
這意味著張金哲此前的結論是無比正確的,皮下壞疽不再是可怕的病魔。很快,「早期切除法」在全國範圍內傳開,醫生們紛紛效仿,無數新生兒的生命被挽救回來。
到了1950年時,隨著「早期切除法」的運用,皮下壞疽病死率從100%降至5%以下。
新中國成立後,醫學現代化發展備受國家重視,在全國第一屆衛生工作會議上,中央提出儘快完善救助兒童的小兒外科。
然而,當時中國百廢待興,小兒外科是當時醫學發展的空白。再加上西方從經濟到科技對我國採取全面封鎖,使得技術、人才、器械均缺失。
可就算再難,年僅30歲的張金哲也沒有任何退縮,他下決心填補小兒外科的空白,很快就在北大醫學院成立小兒外科專業,並成立了小兒外科診室。
然而,當時的北大醫院小兒外科沒有專業的器械和設備,只有一塊牌子和5張病床,張金哲每天堅持坐診,可接連數月也沒能等來病人。
在當時,大多數父母並不了解什麼是「小兒外科」,也不敢輕易給孩子「開刀」。
儘管一連幾個月等不到一個病人,可張金哲並沒有氣餒,越是這樣他越是要向公眾普及小兒外科,越是有了繼續堅持的動力。
有人好奇,張金哲當時才不過30歲,完全可以改到其他科室,為何一定要死磕小兒外科?其實,張金哲對小兒外科的真切感情,還源於年輕時的一件事。
張金哲1920年出生於天津寧河,從小就酷愛學習,渴望成為一名工程師。可因當時的中國民不聊生,很多百姓因疾病離世,他轉而立志學醫,立下了「不為良相,寧為良醫」的誓言。
1938年,他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系,3年後進入協和醫學院學習,後因戰爭緣故前往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結束之時,肆虐的疾病在祖國南北大地肆意傳播,很多孩子因白喉、皮下壞疽、猩紅熱等傳染病而死。
據統計,當時每5個嬰兒,就有一人死於傳染病之手。無數家庭還未從新生兒的誕生驚喜中走出來,就要面臨悲痛之苦。
1946年下半年的深夜,張金哲正在醫院值班,一位婦女急忙闖進科室,苦苦哀求道:「大夫,求求你救救孩子吧?」
張金哲連忙接過了孩子,經過仔細的檢查後,發現孩子患上了白喉,已呼吸困難。
白喉嚴重時,會使得嬰幼兒頭腦發燒,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甚至引發心肌炎。在當時,得了白喉幾乎就是不治之症。
當時張金哲剛實習不久,自然無法治療,他只好找到老師,可經驗豐富的老師也只能搖頭。
原來,當時中國並沒有小兒外科診室,嬰幼兒患者只能尋求成人外科醫生幫助,但他們對小兒外科這一領域並不熟悉,很難提供有效的治療手段。
治療白喉這種疾病,最好的手段就馬上做切管手術,可這么小的嬰幼兒該如何開刀,該打什麼劑量的麻藥,當時沒人學過,也不敢隨意診治。
無奈之下,張金哲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沒了呼吸,自己想要做什麼也做不了。
這一經歷讓年輕的張金哲被深深刺痛,他下決心要完善小兒外科領域的空白,不能讓無辜的生命白白逝去。
之後的很長時間裡,張金哲都陷入自責和愧疚之中,此後他開始發奮鑽研小兒外科,閱讀大量國外相關方面的書籍,提高自己在該領域的知識儲備。
新中國之初,張金哲的小兒外科診室持續數月冷冷清清,可就在他焦慮之時,產科出現了一件怪事。
原來,一位年輕媽媽生下了「雙頭怪嬰」,孩子生下來沒有呼吸,大家都以為這是死胎,將其丟到了垃圾桶內。
不過,張金哲的同事收拾東西時,聽到垃圾桶內傳來哭聲,這一看竟是一個剛出生的「雙頭怪嬰」,連忙將此事告訴了他。
張金哲仔細打量後,發現這根本就不是「雙頭嬰兒」,明明是腦膜膨出,只要開刀拿即可。
因產科醫生束手無策,不敢手術,張金哲親自開刀,手術順利進行,並將其轉入小兒外科病房,這也是科室第一位小患者。術後,孩子恢復很是良好,一周後康復住院。
沒多久,「雙頭怪嬰」的故事傳遍京城,張金哲大夫名聲大振,備受矚目,「小兒外科」也成為大家眼裡的神奇科室。
因張金哲可診治當時罕見的小兒重病,使得北大醫院小兒外科開始爆滿,每天都會圍滿人。一年後,小兒外科手術死亡率從30%降至9%,次年死亡率回落至5%,小兒外科的聲望建立起來。
1955年,張金哲調入北京兒童醫院,擔任小兒外科主任。因兒童醫院剛剛建成,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張金哲不但要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還要為醫院培養更多的人才,因而每天十分忙碌。除了主持手術方案外,他還要教大家如何疊衣服、做手術包等。
當時,小兒插管麻醉技術被西方封鎖,可沒有這一技術,大夫面對棘手的病症沒有辦法。為了攻克這一技術,張金哲日夜搜集資料、做實驗,很快就研究出了小兒麻醉技術。
60年代時,嬰幼兒先天性巨結腸發病率居高不下,患者部分腸子無法蠕動,排便困難,若不立即手術,孩子將被活活憋死。
但當時的醫療水平比較低,只能採取開腹造瘺的手段,也就是在體外掛個袋子排便。可很多家長比較嫌棄,任由孩子聽天由命,也有家長術後將孩子遺棄。
張金哲得知後,發誓要研製一種新的手術方式,讓孩子有尊嚴的活著。他經過研究後,很快就獲得思路,設計一把鉗子,可將腸子拖出肛門外切除,傷口自行癒合即可。
這把鉗子的研製,使得巨結腸手術由三次改為一次,死亡率大大下滑,國際上將其命名為「張氏鉗」。
張金哲從醫70餘年,始終不忘創新創造,他改良和發明了50多種手術器械和手術方式,特別是「張氏膜」、「張氏鉗」的發明,讓我國成為全球最早不開腹造瘺就可做肛腸手術的國家。
儘管有這麼多項設計發明,可張金哲從未申請任何專利,全球醫者均可無償使用這些技術。他本人也公開歡迎大家「翻印」。
為了讓後來人吸取自己從醫的經驗總結,張金哲每天都會將心得體會記下來,並寫在書中。
張金哲還強調「先交朋友再做手術」,他始終認為醫生是服務者,要先和病人交朋友,獲得他們信任後再做手術。
每次出診時,他都會熱情接待患者和家屬,微笑待人,一切為患者著想,並倡導讓母親參與診治。病患離開時,他都會起身迎送。
他還認為,醫院提供的金屬胸牌沒有人情味,字太小病人難以看得清。他手寫了「兒科張金哲」五個黑體大字,讓病人第一時間看清楚。
因孩子容易哭鬧,檢查困難,張金哲總會在口袋裡裝很多玩具,只要孩子哭鬧,他就「變魔術」給孩子看,再順勢提條件檢查孩子身體。
從醫70餘年來,張金哲從未收取任何病人的紅包,反而拿出獎金資助家庭貧困的兒童患者。面對普通家庭患者時,他總會用最低的藥價治好手術,儘可能減輕家人的負擔。
張金哲先生在醫學行業奮鬥終生,99歲那年醫院為了他身體著想,不再讓他接診。可他受不了清閒日子,自告奮勇前往醫院。
作為小兒外科領域的創始人之一,張金哲用自己的醫術、醫德、醫品成為大家公認的「小兒外科之父」。
作為兒科醫學特技專家、教授、博導,多年來他為我國兒科醫學培養了無數精英人才,將我國兒科醫學帶到國際領先的高水平,也正因此,張金哲獲得小兒外科最高獎項「丹尼斯·布朗金獎」,這是兒科醫學的「諾貝爾獎」,張金哲是毫無爭議的國內第一人。
至於其他名譽,張金哲更是拿到手軟,可他對這些名譽並不重視,總會一笑而過,自認為得這些獎是自己太長壽而已。
儘管如今張金哲先生已永遠離開我們,可他的人生經歷和醫者仁心,永遠激勵著每個中國人。